碳交易、碳中和对中国电力的影响


据6月2日报道,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国碳市场将在6月底前上线交易,其中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将设在湖北武汉。届时,我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都是什么鬼?对于电力从业人员有什么影响?现在让我们一一看来。

 

1、碳排放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

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化石燃料的燃烧。


2、碳达峰

广义来说,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介绍,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据此,结合我国的承诺的时间节点:

1)从现在至 2030 年,我国的碳排放仍将处于一个爬坡期;

2)2)2030-2060 年这 20 年间,碳排放要渡过平台期并最终完成减排任务。


3、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4、碳汇(Carbon Sink)

碳汇(Carbon Sink):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碳汇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大力培育和保护人工林, 2010-2016 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 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 45%, 可见林业碳汇在碳中和愿景中扮演重要角色,碳汇项目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该技术具备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协同作用,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


6、碳排放权(CER)

碳排放权,即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的由来。2005 年,伴随《京都议定书》生效,碳排放权成为国际商品。碳排放权交易的标的称为“核证减排量(CER)”。

排放权从哪里来?配额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并存。

1)一级市场

一般由各省发改委进行配额初始发放的市场,分为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

其中:有偿分配附带有竞价机制,遵循配额有偿、同权同价的原则,以封闭式竞价的方式进行。

2)二级市场

是控排企业或投资机构进行交易的市场。


7、碳交易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双方一般通过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交易。

第一种情况,如果企业减排成本低于碳交易市场价时

企业会选择减排,减排产生的份额可以卖出从而获得盈利;

第二种情况,当企业减排成本高于碳市场价时

会选择在碳市场上向拥有配额的政府、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购买,以完成政府下达的减排量目标。若未足量购买配额以覆盖其实际排放量则面临高价罚款。

通过这一套设计,碳交易市场将碳排放内化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而交易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则引导企业选择成本最优的减碳手段,包括节能减排改造、碳配额购买、或碳捕捉等,市场化的方式使得在产业结构从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的同时,全社会减排成本保持最优化。

 

8、减少碳排放的途径

1)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2)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使用效率;

3)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4)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

5)提高交通部门能源效率;

6)减少森林植被破坏,植树造林;

7)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厂排放的温室气体,固碳技术


9、中国电网的新使命

1)建设新能源坚强输配电网,可接收大规模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新能源电力输送和分配到各变电站及用电设施,这对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设灵活高效的能源网络,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系统与电网有机融合、双向互动,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成为灵活高效的智能能源网络

3)极高的供电可靠性,具有极高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基本排除大面积停电风险,成为安全可靠的能源配置和供应系统

4)建立综合服务体系,与信息通信系统广泛结合的能源、电力、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输配电线路,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我将删除内容 。